2025-05-27
安全光幕与安全光栅:无实质区别的安全防护技术
在工业安全领域,安全光幕(Safety Light Curtain)与安全光栅(Safety Light Barrier)是两种被广泛使用的光电安全防护装置。尽管名称不同,但二者在核心功能、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上并无实质性差异,更多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同一技术的差异化命名。本文将从技术本质、行业标准、应用实践三个维度解析二者的关联性。
安全光幕与安全光栅的核心技术均基于光电传感原理,通过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光束矩阵实现安全防护。发射器发射红外线或可见光,接收器实时监测光束状态。当光束被遮挡时,系统立即触发安全响应,如停机、报警或安全门锁定。这一机制确保了人员与危险设备的物理隔离,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。
从技术参数看,二者均需满足国际安全标准,如IEC 61496-1/-2(功能安全)、ISO 13855(安全距离计算)等。这些标准对光束间距、响应时间、冗余设计等提出严格要求,例如光束间距需小于被保护物体的最小尺寸,响应时间需控制在毫秒级以内。无论称为“光幕”还是“光栅”,其技术指标与安全性能均遵循同一套国际规范。
二、行业标准:名称差异下的统一规范
在国际标准体系中,安全光幕与安全光栅的术语差异并未导致技术标准的割裂。例如,欧盟机械指令(2006/42/EC)将二者统称为“光电保护装置”,并明确要求其安全完整性等级(SIL)需达到PLe或以上。美国ANSI B11.19标准同样将二者纳入同一技术框架,强调其作为安全防护装置的等效性。
这种术语差异更多源于语言习惯:
欧洲及北美:倾向使用“Safety Light Curtain”(安全光幕),强调其通过连续光束形成的“幕状”防护效果;
亚洲及部分工业领域:更常用“Safety Light Barrier”(安全光栅),突出其通过光束矩阵构建的“栅栏式”防护特性。
尽管命名不同,但二者均需通过TÜV、UL等认证机构的严格测试,确保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可靠性。
三、应用实践:场景适配中的技术等效性
在实际应用中,安全光幕与安全光栅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场景需求,而非技术差异:
大型设备防护:数控机床、冲压机等需要长距离防护的场景中,二者均可通过增加发射器与接收器数量扩展防护范围。例如,某汽车冲压线采用光束间距10mm、防护高度2m的“光栅”系统,实现全工位覆盖;
复杂区域防护:机器人工作站、自动化装配线等需要多面防护的场景中,二者均可通过多组对射单元构建三维防护空间。例如,某协作机器人工作站采用“光幕”系统,实现X、Y、Z三轴方向的安全监控;
特殊环境适配:在食品加工、医疗等对卫生要求严格的领域,二者均可提供IP69K防护等级的型号,满足高温高压清洗需求。例如,某制药企业采用防腐蚀涂层的“光栅”系统,保障灌装线的安全运行。
四、市场认知:名称背后的行业习惯
尽管技术等效,但不同行业对“光幕”与“光栅”的偏好仍存在差异:
汽车制造:更倾向使用“安全光幕”,因其与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度更高;
机械加工:常采用“安全光栅”,因其与机床防护门的适配性更强;
物流仓储:则可能同时使用两种名称,具体取决于供应商的技术方案。
这种差异更多源于历史习惯与供应链偏好,而非技术性能的优劣。
安全光幕与安全光栅的命名差异,本质上是工业安全技术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分化现象。二者在技术标准、安全性能、应用场景上的高度一致性,印证了其作为同一技术的不同表述。
意普光栅官方网址:https://www.espeyp.com/list_5
安全光栅和测量光幕是两种常见的光学检测设备,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特点。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。1. 功能和原理:安全光栅(Safety Light Curtain)也称为安全光幕,是一种用于保护人员或设备的安全设备。它由垂直排列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,通过发射红外光束和接收反射光束的方式工作。当光束被
意普EB15系列超薄安全光栅设计独特、性能卓越、安装简便,支持低宽电压,抗电磁干扰能力强,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安全保护佼佼者。
安全光栅也叫安全光幕,是一种光电安全保护装置,它也有很多叫法,如:安全保护器、冲床保护器、红外线保护装置等。在现代化工厂里面,人与机器协同工作,在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上,如冲压机械、剪切设备、金属切削设备、自动化装配线、自动化焊接线、机械传送搬运设备、危险区域(有毒、高压、高温等),容易造成操